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休渔期间大连海鲜市场缺鲜货 贝类产品填补了空白
2024-05-04 14:02    8372 

休渔期间海鲜市场缺鲜货,贝类产品多少填补了空白,销量也跟着几十倍增长。

昨日在岭前早市海鲜大厅,几乎每户摊位上都有几样贝类,海螺、夏夷贝卖得尤其多。记者注意到,个头大的海螺35-40元/斤,小的则30元/斤。而和海螺样子差不多,市民俗称“红里子”的脉红螺则比较便宜,仅13元/斤左右。

而在专卖贝类的摊位上,各种蚬子则是绝对的主角。市民家中辣椒炒蚬子最常用的花蚬子,15元2斤,烧烤摊做锡纸蚬子常用的黄蚬子6元/斤。而长相差不多的毛蚶有手掌大小的,也有大拇指大小的,价格分别为18元/斤和6元/斤。因为贝类供应量较平稳,所以6月以来价格比较稳定。岭前早市海鲜大厅40号摊位业主告诉记者,仅花蚬子一天就能卖出100多斤。

记者从大连水产品批发市场了解到,休渔期前贝类的日销量在1.5万斤;封海初期,日销量达到4万斤;近一个月来,每天贝类总交易量达到190万-200万斤。

专家说法

只有大个蚬子是养殖的?错

面对种类繁多的贝类产品,很多市民不知如何正确地吃,吃完了也不知道啥品种。对此,记者采访了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研究辽宁沿海贝类的老师。

最熟悉

蚬子学名叫“菲律宾蛤仔”

辣炒蚬子是一道最受欢迎的家常海鲜,其中的蚬子有个洋学名叫“菲律宾蛤仔”。菲律宾蛤仔在辽宁的黄海和渤海沿岸分布非常广泛。菲律宾蛤仔对生存环境要求不严,因而成为本市人工养殖产量最大的双壳品种。

市场上,蚬子因大小不同价格有差异,有种说法是“大个的蚬子都是养殖的”。事实上,无论大小,市场上的蚬子多以养殖为主,即通过人工撒苗后,蚬子苗在滩涂上自然生长。

来源:半岛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