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辽宁省进入伏季休渔以来,各地渔业部门一直在忙着向大海里“种庄稼”。在丹东、大连、营口、盘锦等地21个增殖放流点,全省陆续开展了13个海产品种的增殖放流,涉及鱼、虾、蟹、贝、沙蚕等五大类品种。截至6月末,全省增殖放流共计投入苗种52.2亿尾,创历史最高水平。
辽宁省今年首次在黄海北部海域和辽东湾海域增殖放流了1000万只三疣梭子蟹、150万尾褐牙鲆、底播8000万粒魁蚶。同时,为科学评价资源增殖效果、掌握回捕率,辽宁省还在1.3万尾河豚(红鳍东方)鱼苗背鳍上挂牌标记进行了标志放流。
据了解,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是将人工培育的水产苗种投放到大海中,以此实现增加海域生物资源量或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来源:辽宁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