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alt=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src="http://img.chinafoods.cn/caijiimg/2013-07/10/20130710101631gn.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00)this.width=500" border=0
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称,野生的可能性很小
昨日下午2点多,一阵暴雨过后,城厢区常太镇溪南村一名王姓村民在莒溪五星桥下捕鱼时,竟捕捞到一条重约两三公斤的大鲵,俗称“娃娃鱼”。
记者闻讯赶到王姓村民家时,他家门前已围满了前来看“娃娃鱼”的村民。只见一个大红色塑料盆里装着一条貌似蜥蜴,头部扁平、长有四肢、尾部侧扁、体表光滑、呈灰褐色的“鱼”(如图①)。蹲在盆边的小孩还十分好奇地用手触摸鱼的头部(如图②)。一旁好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都说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样的鱼,还有人说这条鱼长得像“妖怪”。
记者拿出从网上查到的“娃娃鱼”图片,认真比对,发现这条“鱼”符合“娃娃鱼”的共通点: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这鱼可能是“娃娃鱼”,学名叫大鲵,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村民们说,这下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王姓村民说,凭着多年捕鱼的经验,他觉得下雨后溪里的鱼会更多,于是带着虾网下水捕鱼,没想到一拉绳就发现虾网里有这么条“怪物”。这稀罕物还会发出孩子般的叫声,甚是奇怪。
昨晚,记者把该动物照片传给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负责人翁金珊。他说,他从事野生动物保护10多年来,还没有接到过有关我市发现野生“娃娃鱼”的报告。从照片上看,该动物应该是“娃娃鱼”,若确实是在野外捕获的,且重量达两三公斤,是很难得的。翁金珊连夜请教省里的专家后说,由于种群分布等原因,在莆田发现野生“娃娃鱼”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该动物体重较大,可能是从养殖场跑出来的。(记者吴伟锋蔡玲文/图)
来源:湄洲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