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印“搅乱”全球大米市场
2024-05-04 13:23    1423 

过去40年来,全球大米市场一直被少数几个出口国垄断着,泰国、越南、美国和巴基斯坦占到了全球出口的60%到70%。在此期间,泰国是头号出口大国。与出口方不同的是,进口这方面则较为零散,很多国家都各自进口一小部分。前六名的进口国仅占了20%到30%的市场份额。

作为世界前两位的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和印度这些年来在全球市场上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只是偶尔有一些进口和出口。尽管印度从上世纪90年代就成了出口国,但这两个占了全球大米产量一半的国家主要还是致力于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对这两个大国来说,贸易只是第二选择,而且主要是用来调节偶尔的过剩或不足。

然而,2012年,随着印度迅速跃居出口榜首,中国则出人意料地逼近进口榜首,以前的情况可能要出现变化了。2012年,印度取代泰国成为头号出口国,出口量为1004万吨,而泰国是690万吨。印度在2011年晚些时候取消了对非印度香米市场长达4年的出口禁令,另外国内股市大涨,加上卢比疲软,都促进了2012年的出口。

与印度一样,也没人想到中国几乎要取代尼日利亚成为2012年的头号进口国,中国的进口量为290万吨,尼日利亚则为340万吨。进口的大部分大米都来自越南和巴基斯坦。除了大米,中国2012年也进口了大量小麦和玉米。中国总的谷物进口量从2011年的200万吨增长到了2012年的1100万吨。玉米供应紧张以及饲料行业需求量加大都是进口增长的原因。

不过,许多人仍对中国进口如此之多的大米感到奇怪,因为这几年来中国国内产量并无明显减少,而且结转库存自2007年来一直稳步上升。

广泛认可的一个合理解释是,国内与国际大米市场的价格差距使得中国商人更愿意进口廉价的外国大米。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消费者在粮食消费上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从而催生了对不同种类大米的需求,比如越南的黏米、泰国的香米和巴基斯坦的长粒米等。

这就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会不会恢复在全球大米市场的非重要地位(低进口和低出口),印度会不会回到以香米为主的出口领域,他们是否还会把自给自足当作座右铭呢?

来源:新华国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