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粮食进口占比达14%,十年后谁来种田
2024-05-04 12:59    2904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就会事半功倍。处理不好,甚至会延缓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虽然城镇化在大规模推进,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目前中国拥有全世界不到9%的耕地、19%的人口、22%的粮食。以如此条件支撑城镇化,也就意味着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该放的放,义无反顾”

回顾世界粮食发展的历史,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中国、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阿根廷),除中国外,只有美国在1975~1979年、印度在1966~1970年实现过“五连增”。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我国粮食(包括谷物、大豆等)进口量总计8025万吨,进口额421.4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25%。以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约5.9亿吨来计算,进口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到14%。

其中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等谷物进口量大幅上升,净进口1296.7万吨,增长3.1倍。但是从进口总量来看,玉米、小麦、大米这三种粮食的进口量占国内生产量的比重不足2%。从需求来看,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和饲料用粮等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4月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农业圆桌会议中,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的自给率达到98.1%。“13亿中国人的饭碗还是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不过,如果算上大豆,我国粮食自给率低于90%。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高帆解释说,这种大豆主导型的粮食进口格局意味着,中国在稻谷、小麦、玉米等三种主要粮食产品上的自给率是高的。

2012年,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57%,比2011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也就意味着又增加了2103万城镇常住人口。

陈锡文也表示,2012年是我国历史上粮食进口最多的一年,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坦言,虽有“九连增”,但当前主要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结构矛盾突出,由于农民工进城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供给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费增长速度。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