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业污染严重,导致全国水污染日益严重。并且工业所带来的水体水体所含微生物、重金属、有机物的种类、数量都在不断上升,但相关匹配检测标准却迟迟难以出台。
从2012年7月起,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下称“新版《标准》”)正式启用,明确饮用水检测指标从旧版标准的35项提升至106项。
饮用水检测指标严格了饮用水安全标准,但是由于检测水平低和检测成本高,以至于我国长期水质检测数据缺失。但是按照新标准,一个水样做完106项指标的检测成本在2万块钱。如此高昂的检测费用,让自来水生产成本急速上升。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公共供水企业亏损面为31%,资产负债率高于50%,整个供水行业经营业绩不好,很多水厂难以承受检测设备和管网改造费用的大笔开支。全国40多个地方水质监测中心只有20多个具备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对于地方而言,更是无法适应新版《标准》的检测要求。
因此,面对新标准,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上调水价的政策。一方面缓解资金压力,一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检测服务,以保障市民水质安全。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