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7月1日发布公告称,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调查自2013年7月1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14年7月1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15年1月1日。
自中国商务部6月5日决定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程序以来,进口葡萄酒低价倾销现象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在超市里畅销的部分百元左右洋葡萄酒到岸价竟然只有5元多!业界纷纷呼吁全面清退海外劣质酒,将"双反"调查范围扩至新世界。
百元洋葡萄酒成本仅5元
近年来,随着大批进口葡萄酒涌入导致竞争加剧,进口葡萄酒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以越来越平民化的价格进入商超货架,标价直逼中端国产葡萄酒。
据市内大型超市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最能卖"的酒品就是100元左右的进口葡萄酒。
一位从事进口葡萄酒贸易多年的经销商透露,"国内进口红酒共分两种,一种是直接进口瓶装酒,一种是散装酒。2011年以前,散装酒的进口比重曾达到七八成,这意味着市面上的进口葡萄酒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国内分装的,即运到国内后,厂家再进行勾兑,按口感调配、加水和色素等,最终分装成葡萄酒成品。"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散装进口酒的比重虽然从2011年开始首次下降,但仍占30%.以2012年为例,葡萄酒的进口总量为39.45万吨,进口总金额为16.5亿美元;其中散装(
这些折算为5元成本的洋葡萄酒,如何变身为商超里的百元畅销酒?记者根据进口酒的贸易流程算了一笔账,这些散装进口酒到岸均价为每升1.18美元,加上48.2%综合税(消费税、附加值税和关税)、清关、运输、灌装、酒瓶包装等费用,一瓶750ml的灌装酒最低成本不超过20元,经销商通常会以不低于80元的价格供应给超市或商超,再经过商超10%-15%的加价,到了消费者手中,这瓶酒已是百元价格,在餐馆酒店甚至能卖到两三百元。
散装酒涌入冲击国产酒
来源:南方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