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白菜从田间地头走进菜篮子,它的质量安全要经历几道关卡?记者从周谷堆批发市场了解到,该市场有一支绿色使者服务队,专门负责农产品安全检测。市民每天的“盘中餐”,都要经过队员们的“火眼金睛”,看看哪些是农残超标,哪些合格,哪些是不合格。
从去年10月1日起,周谷堆批发市场已经开始推行蔬菜市场准入制,进场销售的蔬菜必须亮出“合格证”。对于每天上架蔬菜的抽检率也有明确规定:没有携带以上“合格证”的,则需要每个品种、每个批次抽样,抽检率必须达到100%。
以白菜来说,批发商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亮出产地证明、检测报告才能进场销售。“如果没有证件,我们就会对每一个批次、品种进行抽检。”周谷堆检测中心主任黄信龙告诉记者,蔬菜类检测主要是看农药残留,有机磷、氨基亚酸酯都是必须检测的。
每天交易的蔬菜这么多,能保证每一批次都有把关吗?黄信龙告诉记者,通过快速检测方法,一套流程下来差不多要用到半个小时,不过,一台设备每一个批次可以检测63个样品。黄信龙告诉记者,市民也可以学习几招清除农残。“比如储藏法,土豆、大白菜、瓜果这种好储藏的,买回去就多放放,氧气和蔬菜中的酶等活性物质与残留农药进行反应,能使农药氧化降解。”
记者了解到,周谷堆早在2002年初就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并配置了气相、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和大通道快速检测仪,可以开展日常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于肉禽产品,周谷堆主要通过提高猪肉瘦肉精、猪副产等水发制品工业碱、甲醛含量的专项抽检以保证肉类交易安全。
不过,有时候这些常规检测并不能应付所有食品安全问题的突发事件。“像之前查出来的镉大米超标,这些都不在平时检测的范围之内。”黄信龙告诉记者,遇到这种事件,检测中心往往先看食品产地,如果产品来源有问题,就会第一时间联系工商部门做深入检查。排除了产地危机的食品,在特殊时间内也会受到特别待遇。“不是问题产地的,我们也会严格抽检。如果现有的设备无法检测出来,我们还会送到相关部门去检测。”
来源: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