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正是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安徽滁州市福家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却是另一番景象。在该场750亩团头鲂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内,虽然烈日炎炎,工人们却轻松“抬”网捕捞,快速装车运输,一车一车的分别发往南京、蚌埠等地水产批发市场销售,每天销售量高达2万多斤。预计到捕捞销售结束,团头鲂平均亩产量可达800kg/亩,规格为600-700g/尾。加上鲢鳙草鱼等亩总产量超过1200kg/亩,亩纯效益4000余元,效益显著,养殖前景巨大。
2012年滁州市和南谯区水产站在该场开展池塘高产高效生态养殖示范,针对当地团头鲂等常规成鱼养殖产量低、规格小、效益差的问题,通过新技术、新品种、优质饲料等集成,现场指导等方式,联合开展了“团头鲂池塘单产、效益倍增计划试验示范”。一是加强微生物制剂和微孔增氧设施的示范应用,通过微孔增氧设施的使用和微生物智制剂的定期使用,推广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模式,通过改善水体养殖环境提高养殖产量与效益;二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病害防治原则,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巡塘,及时发现病害及时防治,严格按照《y 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做好渔药使用;三是采用优质配合饲料,一改往年使用低价饲料的习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配合饲料,使用自动投饲机投喂,使饲料系数明显下降,节约了饲料,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经济效益;四是采用多点、分区、轮番抬网捕捞,具有可定量捕捞上市、起鱼速度快、无损伤、耐运输的效果,解决了大水面养殖捕捞难题。
通过多项技术措施的集成配套,该示范点的团头鲂等商品鱼,产量高、质量优、味道好、耐运输、无药残、效益高,在当地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来源:安徽省农委渔业局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