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市水产局获悉,今年天津市水产养殖面积达62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预计将达到37.5万吨。为让市民吃上“放心鱼”,天津市水产部门将加快实施现代渔业提升工程,重点在池塘养殖设施化及生态循环、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水产养殖物联网应用、节能减排、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
海上网箱养殖鱼虾市民餐桌更加安全
把鱼儿装进网箱放到大海里养殖,不仅便于管理捕捞,还更加优质安全。日前天津市正式启动“海上网箱养殖试验项目”,在汉沽近海投放了500个抗风浪网箱,养殖1.3万公斤半滑舌鳎、牙鲆、海参三种海珍品水产,预计10月底即可打捞上市。
据介绍,海水网箱养殖是实现海水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提高海产品养殖综合生产能力。此次投放的500个网箱中,20口网箱分别投放半滑舌鳎鱼种2000公斤、牙鲆鱼种1000公斤,480口网箱共投放10000公斤海参苗种。据天津市水产局养殖处处长周劲峰介绍,实行海上水产品网箱养殖,让鱼虾在大海里自然生长,避免了池塘养殖中因用饲料、药物导致的药残,水产品更加优质安全。此外,利用网箱养殖不需要建设池塘等设施投入,且捕捞方便,养殖成本更加低廉。只要是适合池塘养殖的种类均可在海水网箱中养殖,天津市可进行海水网箱养殖的鱼类多达40余种,其中不乏高档海珍品。
车间里培育珍品海鲜年产高档鱼类超8千吨
如今,把大海引进车间已成为天津生态渔业发展的新招法,运用高科技手段,原本生长在大海里的鱼虾蟹,通过工厂化养殖不仅优质肥美,还能提高产量10倍以上。今年天津市海产品工厂化养殖面积达80万平方米,年产中国对虾、牙鲆、大菱鲆、石斑鱼等高档鱼类1万吨左右。
记者走进滨海新区一家大型水产品工厂化养殖基地,1万多平方米的工厂化繁育车间里养殖上百个海珍品种。这里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牙鲆、大菱鲆、石斑鱼、半滑舌鳎等优质海珍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北京、山东、广东等地。市水产局专家介绍,工厂化养殖的海产品亩产可达3000公斤,是传统池塘养殖的10倍以上。目前天津市实行工厂化养殖水产养殖企业达50余家。
生态循环水产养殖2万亩今秋2.4万吨生态鱼虾蟹上市
来源:今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