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镉大米、假羊肉、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一再挑战我们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去年更是大胆改革,在精简机构的大背景下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深圳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食安局)。
深圳的食品安全形势到底如何?市食安局又将如何保障深圳1500万人的食品安全?昨日,我市首任食安局局长田苇做客深圳晚报总编会客厅,面对本报副总编辑童俏抛出的一个个问题,田苇坦诚作答,称保障全体市民的食品安全是市食安局的使命,他们定当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不辜负市民的期待。
1作为首任食安局长我有如履薄冰之感
童俏: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去年,在精简机构的大背景下,深圳率先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局,这足以说明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作为我市乃至全国首任市食安局局长,您有什么感想?
田苇:作为首任食安局局长,我确实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每每想到深圳1500万人的食品安全,我便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之感。
深圳大胆改革成立食品安全监管局,结束了各自为政、各管一段的食品安全监管历史。作为深圳市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维护全市1500万人的食品安全,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虽然现阶段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们人手少、任务重,但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深圳食品安全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2市民到香港买食品是“用脚在投票”
童俏:今年“3·15”期间,深圳晚报曾做过一个调查,有超过六成的市民在调查中表示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感到不满意,并有近90%的市民有过“想吃却不敢吃”的经历,对此您怎么看?
田苇:市民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不满意,我可以理解。现在很多深圳市民到香港购物,这些人很多不是去购买奢侈品的,而是购买日常吃的食品,作为食安局局长,看到这种现象我很痛心。这是老百姓用脚在投票,他们用行动表达对食品安全的不满。
来源:深圳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