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位于四川省内江市的王老吉县级经销商王良武(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爆料指,自己前后预先垫付50万王老吉饮料货款,没想到王老吉却迟迟不发货,压货期超过一年。
拿不到退款又一时进不了货品的王良武,甚至还被王老吉“甩”了—在没有知会自己的情况下,王老吉转和该县其他经销商悄悄合作。
王良武并非个案,王老吉压款压货的现象在其他地域也在上演。
一面是对渠道及市场份额的迫切渴求,一面却是产能不足、铺货无力的尴尬窘境,王老吉在经历“权力门”、“毒药门”后,又因抛出“延寿门”惹众人吐槽,如今陷入低价倾销、压款压货的丑闻漩涡中的王老吉,将如何再去粉饰自身的太平?
渠道加速恶化压款压货成常态
王良武是四川省内江市某县的王老吉经销商。他在去年5月份加入王老吉,当时为了拿货,他预先垫付了35.23万元王老吉饮料的货款,但王老吉却迟迟不给他发货。
两三个月后,经多次交涉,王良武才陆续拿到少部分的商品。王老吉当时让王良武再补些货款,才给他发货。于是王良武前前后后一共交付了50万货款。
但直到今年6月,王老吉仍然有18万的货物没有按约定发给王良武。与此同时,根据王良武的说法,王老吉在没有知会王良武的情况下,又在该县另外找了别的经销商,无情“甩”开了王良武。钱、货、资格俱失的王良武如今仍讨不到合理说法。
据记者了解,王老吉赶绝、压榨经销商之嫌疑并非孤例。云南昆明的经销商杨洋(化名)告诉记者,王老吉在与他们的沟通过程中非常强势,价格随时变动,常常被调得乱七八糟的,本来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被大力压缩,这生意她已经做不下去,已经准备转投售卖王老吉的其他竞品了。
记者就与经销商的关系恶化问题向王老吉公关部进行求证,其工作人员向记者否认了这种情况,并称当前所有负面传言都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绝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行业专家向记者评论道,王老吉丝毫不正视自己在渠道上的行为缺失,反而将一概责任全部推到竞争对手的恶性攻击上,倒不失为一个快捷巧妙逃避责任的办法。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王老吉拿回商标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要在全国实现大面积铺货,抢占渠道没有错,但其代工厂、生产线各方面的准备是不充分的。拿了钱却不发货,便是凸显了其产能捉襟见肘的窘态。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