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流街道经济促进局抽采水样及鱼样送顺德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进行检验,得出检测结果:鱼塘水质正常。鱼患有出血病,个别鱼有少量三代虫寄生,排除投毒或水质污染可能。
鱼塘主老麦委托了广州市的一家水质检测公司检测,发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检测结果均严重超标,说明鱼塘水质被生活污水严重污染,导致水质酸性太重,是导致塘鱼死亡的主要原因。
村民承包鱼塘,2年均发生大面积的鱼类死亡事件,承包者血本无归,在排除了被人投毒后,他认为是股份社没有履行修建和完善鱼塘旁生活污水排放系统的义务,污水进入其鱼塘,才导致事件的发生。经过顺德、佛山两级法院的审理,鱼塘主还是因为未能拿出证明自己这一观点的证据,输了官司。
承包2年 两次大面积死鱼
在顺德勒流,不少村子里仍保留着鱼塘养殖这一生产模式。55岁的老麦是勒流勒北村人,隶属北星股份社。
2009年10月,他与股份社签订《农业承包合同书》,承包了位于勒北村善乐东面路鱼塘5 .9亩,承包期为三年,从2010年3月11日至2013年3月10日止,鱼塘每亩每年租金3100元。
然而老麦却自称,承包后的2年多,自己血本无归。这缘于连续两年发生的大量死鱼事件。老麦说,两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别是2011年1月1日至2月3日,以及2012年1月8日至20日。他在鱼塘养殖的黄骨鱼、鳗鱼、大头鱼、鲗鱼绝大部分死亡,造成实际损失共计117万余元,其中包括老麦的直接投资、经营利润损失,且已减去卖鱼收入3.2万元。
政府、鱼塘主各自测水质 结果迥异
对于塘鱼大面积死亡的原因,老麦曾于2012年1月8日向勒北村委会报称:怀疑有人投毒。随后,勒流街道经济促进局抽采水样及鱼样送顺德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进行检验,得出检测结果:鱼塘水质正常;鱼患有出血病,个别鱼有少量三代虫寄生,排除投毒或水质污染可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