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上海大棚养虾恐难有大规模发展
2024-05-04 11:02    7730 

“我们一个客户采用大棚模式,5月11日出虾,90尾/斤规格的虾卖到38元/斤,亩利润超过2万元。”6月15日,浙江粤海上海区域经理刘庆坤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其某个客户的大棚虾养殖成果,同时也不无遗憾地表示,受鱼塘租用年限短等因素影响,上海大棚养虾恐难有大规模发展。

据了解,上海传统的南美白对虾以外塘养殖为主,大棚养虾是近几年政府与部分厂家都试图推行的一个模式。大棚养虾之外,外塘养殖正呈现由一造虾模式向两造虾模式发展的趋势。模式变迁的背后,是业界对于变化着的养殖与市场环境的适应与调整。

两造模式两年翻番

南通海大上海区域经理付悌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上海外塘养殖主要有一造虾和两造虾模式。一造虾模式中,养殖户在4月底至6月初投放普通苗,密度大约为15-20万尾/亩,在7月底8月初开始分批捕捞卖虾,产量大约为800-1000斤/亩。“产量虽然不低,但这个期间华东上市的虾较多,因此价格不高,效益好的时候大约有5000元/亩纯收益,不好的时候大约3000元/亩。”付悌说。

“奉贤五四农场也是一造虾,密度还更加高。”付悌介绍,五四农场那边的养殖户一亩大约会投20-30万尾。养殖户技术水平很一般。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养到1000斤/亩,天气不好的时候只有500-600斤/亩。

“同样规格的虾,6月底价格比7月底高5-6元/斤。”刘庆坤介绍,正因为如此,好多养殖户逐步从传统的一造虾模式转成两造虾模式。因为两造虾可以更早上市,通过反季节销售获得更高利润。

付悌介绍,两造模式过去2年增加比较快,2011年两造模式的养殖面积占比大约为20%,今年已经达到了50%。考虑到这两年上海对虾养殖面积正逐步减少,两造模式的面积比2年前差不多翻了一番。

两造虾模式虽然可以提早上市,但会不会受到广东对虾的冲击?上海虾中、饲料经销商汤海强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冬春季节从广东采购的虾活力不够好,“就算不死也不怎么动弹”,加上还有损耗,所以只要上海本地的虾上市,虾中就会优先收购本地虾,而且虾价肯定不会差。“我们的做法是,(上海)大棚虾上市就不收外地虾,(上海)外塘虾上市就不收(上海)大棚虾。”

两造模式配套标粗池

来源:南方农村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