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们都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增殖放流也是一种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它通过人工放流生物资源,从而修复水域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近日,阜宁县就组织开展了为期10天的人工放流活动。
在放流现场,阜宁县渔政大队的工作人员们正在小心地将鱼苗放入河中,其中,个体大的鱼苗约100克,小的约20克。
“我们今年计划放流200万尾,主要的品种是鲤鱼和鲫鱼,主要是放流范围是射阳河、串场河、小中河、通榆河、灌溉渠、入海水道等比较大的流域河道。”阜宁县渔政大队大队长王志强告诉记者。
据了解,鲤鱼和鲫鱼等品种以螺类等为饵料,能明显控制和减少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可以有效控制水域内的钉螺,减少血吸虫病害的发生,对净化水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放流的开展,将优化渔业资源,修复渔业生态,渔民们对渔业增收也充满了希望。
渔民周流中就对记者说,他们家祖祖辈辈以打鱼为生。他们明显感觉到放和不放确实不一样,只要放,打鱼就有希望了。
此次放流活动也是阜宁县连续13年在县城主要天然水域放流鱼苗。通过此次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有利于修复生态资源和环境,达到生态平衡,从而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丰收。
来源:中国江苏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