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江苏海安:同池二级培育夏花 质量好产量效益高
2024-05-04 10:47    2788 

淡水鱼苗身体细小嫩弱,活动范围小,摄食能力差,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低,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和吞食,如果把它们直接放在大水面里培育成夏花,成活率不高,效益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生产者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从鱼苗—乌仔—夏花二级培育法,其中间环节,需要进行乌仔分塘,分塘前三次练网,同时还应当备有相应的池塘,此法对夏花培育的成活率和效益亦非最佳方法,今年海安县选择渔业科技入示范户,采用了同池二级培育法,亩放鱼苗达30-40万尾,成活率达70%,生产期45~50天,亩效益获得3000元。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面积5~10亩,亩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进鱼苗前7~10天,施用小球藻与肥水膏,培育水质。

2、鱼苗箱。每池制作30平方米的鱼苗箱一口,箱衣网眼20~40目,箱内水深1.5米,箱底至池不少于20厘米。

3、鱼苗箱外配1.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一台。鱼苗进箱后即开动增氧机,推动箱内水体流动,溶氧充足。

4、5月11日至15日,分三次购进省级水产良种场海安县仇湖水产良种场生产的白鲢、鳙鱼、草鱼苗。鱼苗进箱前,先“试水”,进箱后用鸡蛋黄开食,接着是投喂豆浆,早期每天投喂4-5次,后渐渐转为每天2-3次,确保箱内溶解氧充足。在箱内培育10-12天后拆除网箱,鱼苗鱼种自动进入池塘中培育。

二、讨论与小结

1、网箱比较池塘,小而便于观察和管理,投喂方便,不存在死角,不会因如果清塘不彻底,出现鱼苗被病虫害的侵袭和吞食的危险。

2、鱼苗摄食均匀,规格整齐,成活率高于传统培育法的15-20%,生长速度快。

3、减免了分塘、练网等生产工艺,省工省力,节约了成本,不会出现因分塘运输、练网等工序造成鱼苗损伤死亡等情况。池塘水面紧张的生产单位宜采用同池二级培育法。

来源:海安县农业委员会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