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管网吸氧,无线远程瞧病,喜鹊湖的大闸蟹日子可幸福呢!”武汉市汉南区湘口街五湖大队养殖户李迟兵说着,按下蟹塘边的电钮,蟹塘里泛起串串气泡,螃蟹在嫩绿的水草上攀爬。“这是纳米管微孔增氧技术,解决了溶氧不足的问题,有了这项技术,亩产能翻番。”
这片规模4万亩的湘口现代渔业园区内,率先实现了高科技养殖,高科技带来的好处体现在养蟹的各个环节。最让李迟兵省心的是,再也不用担心螃蟹生病了。养殖基地安置了视频在线监控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线监测水质溶氧、透明度、ph值等指标。“哪家蟹池里出现了问题,专家在网上就可以会诊。”
为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园区建有一座河蟹恒温活体保鲜库,“在螃蟹高峰上市时,如果收购价偏低,蟹业公司制定保护价收购螃蟹暂养,通过电脑控制恒温保鲜,实现错时上市。” 蟹业公司负责人陈红前说。
科学养殖,让喜鹊湖螃蟹有蟹中“贵族”之称。每年,250多万公斤螃蟹卖到全国各地,还远销国外。一大批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的“金领”农户冒出来,“在我们大队,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买了小车,不少人还到汉口城区买了房子。”李迟兵说。
在湖北省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中,汉南区是个样板。经过近年水产大县和板块基地建设,湖北省已形成平原湖区精养区、沿江名优产品养殖区、丘陵山区库区绿色产品发展带的生产格局,万亩以上的集中连片板块基地50多个,产量过5万吨的大县40个。
由粗放向集约、由偏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由拼资源向依靠科技,是现代渔业要实现的目标。实现转变,资金是基础,2012年湖北省共争取省级以上财政专项达58980万元,用于现代渔业建设。在政府的带动下,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养殖大户等积极参与,实现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来源:湖北省农业部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