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反季节蔬菜富了昌宁菜农
2024-05-04 10:35    5794 

一年四季运菜车辆川流不息,一车车品质优良的无公害蔬菜源源不断运往外地。“菜篮子”工程实施以来的20多年间,云南省昌宁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而且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昌宁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1988年至1998年间,农民种菜园主要为自给。当时,全县蔬菜面积2万亩左右,产量3万吨,在冬春季节满足不了城乡居民蔬菜供应。1998年以来,昌宁把蔬菜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把发展反季节蔬菜作为冬季农业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柯街镇等5个低热河谷地区热区资源优势,巧打时间差,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

1999年至2006年期间,该县提出了“大春抓粮食,小春搞钱用”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由政府引导,规模发展蔬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成立县蔬菜产业办公室,协调全县蔬菜生产、经营以及外销市场的建立。1998年,柯街镇政府牵头投入10万元开发资金给予菜农良种、农资、竹子等补助,2004年该镇政府又投入资金2万元用于无公害蔬菜认证。

在政府的引导下,全县蔬菜生产规模由1999年的4.2万亩发展到6.15万亩,产量由4.5万吨增加到7.5万吨,产值由5544万元增加到8500万元。不仅解决了“吃菜难”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种菜亩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蔬菜外销市场的开拓,昌宁农民蔬菜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以反季节蔬菜、大棚蔬菜为重点的蔬菜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

2008年,全县蔬菜种植6.5万亩,其中反季节蔬菜3.68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达到1.5亿元;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7万亩,蔬菜产值2亿元;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8万亩,其中冬早蔬菜5万亩,仅冬早蔬菜一项产值达1.7亿元。柯街、卡斯、湾甸3个热区乡镇反季节蔬菜种植达4万亩,有30多个村1万多户种植蔬菜,扣除生产成本亩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