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省农产品金奖的兰溪“穆坞”枇杷,虽然没有卖出历史上的高价,但果农还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不过收获期刚过,兰溪市女埠街道穆坞村党支部书记王茂星又担心“再这样下去,‘穆坞’品牌可就要被砸掉了”。
担心“李鬼”砸牌并非多余
王茂星说,由于部分果农急功近利,前段时间水果市场上充斥着假冒“穆坞”枇杷的“李鬼”,以次充好、品牌包装盒滥用等乱象一再发生。
今年,穆坞村枇杷种植面积达5500余亩,占兰溪市枇杷种植面积的不到1/3,而且70%左右销往杭州、上海两大市场,但兰溪水果市场所售枇杷大多称“穆坞”枇杷,品牌侵权现象十分严重。
穆坞村从1984年开始种植枇杷,是兰溪市的枇杷专业村,几乎家家种枇杷,枇杷收入占农户收入的大部分。由于没有树立品牌意识,过去枇杷熟了,村民提个篮子随便一装就卖,价格一直上不去。1999年,穆坞村注册了“穆坞”商标,建立了枇杷专业合作社,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枇杷品质提高了,价格也一路飙升。
为了保证枇杷品质,穆坞枇杷专业合作社和村民达成共识,签订了“穆坞”枇杷商标许可使用协议:严格控制枇杷上市时间,成熟度、甜度有保证才能上市;精品包装盒必须在右下角特定位置加贴防伪标识,否则视为假冒产品;社员领用包装盒和防伪标识,必须交5000元质量保证金,社员领用的防伪标识要一一登记序号;包装盒和防伪标识领取、使用过程由合作社社员监管,如果发现违规使用包装盒和防伪标识,将没收质量保证金。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