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蔬菜外销基地、西北重要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和全国西菜东调基地的目标,按照“抓点、扩面、提质、增效”的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已初步形成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产销一体化、流通信息化的发展格局。
一是不断加强基地建设。建成城关清池等2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5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核心区和渭河流域、大南河流域、山丹河流域、榜沙河流域、漳河流域、浅山干旱半干旱区、南部二阴山区等7大特色蔬菜生产片区,蔬菜种植遍布全县15个乡镇215个行政村。目前,全县蔬菜生产专业村达126个,蔬菜种植面积33万亩,总产量88万吨,总产值14亿元,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同时,集科技推广、示范引导、集约化育苗、技术培训、农业观光为一体的武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正在加快建设。
二是有效提升科技含量。先后引进韭菜、黄瓜、番茄、辣椒、洋葱等二十多种蔬菜优良品种400多个、新技术185项,制定了韭菜、黄瓜、辣椒等14个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广泛应用穴盘、营养钵育苗、蔬菜嫁接、腐熟还田等无公害生产新技术,积极推广“物联网”、遥感、智能大棚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配套使用自压滴灌、反光膜、太阳能杀虫等设备,推行应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露地栽培、间作套种、复种蔬菜等栽培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四季有鲜和标准化生产。
三是着力打造蔬菜品牌。积极开展商标注册和品牌认证工作,注册了“盘龙”韭菜、“红明”黄瓜等25个蔬菜商标,认证了清池韭菜、北顺黄瓜、周庄西瓜、八院辣椒、南河蒜苗等26个国家a级绿色食品和9个有机产品,精心培育了北顺黄瓜、黑池殿西红柿、清池韭菜、南河蒜苗、高楼航天辣椒等一批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的蔬菜品牌。马力镇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四是健全完善营销体系。建成蔬菜龙头企业52个、蔬菜恒温气调库21个、蔬菜批发及产地市场126个;洛门蔬菜批发市场为农业部定点蔬菜批发市场和商务部“双百”市场,年交易量达3.6亿公斤,交易额3.8亿元;发展蔬菜经销组织、专业合作社131个,成立了武山蔬菜产业集团,形成了“万人种蔬菜,千人搞运销,百人跑市场”的产销格局,蔬菜远销北京、广东、新疆、青海等24个省、市及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傲南)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