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关于校区门口“五毛零食”的一则新闻引发了众多市民的关注和担忧,成本如此低的零食质量有无保障?该由谁来监管?记者走访了各相关部门,却都得到“管不了”的答复。
记者通过暗访,在批发市场二楼的第一个小隔间内,发现了常见的“五毛零食”,目测有近千袋。一名四十岁左右的老板告诉记者:“我这里货都好走,像你手上这种辣条,一天放出去五六百包,小孩子容易吃上瘾。”
对于校门口的“五毛零食”也让家长们十分担忧。一名梁姓家长建议:“最好让城管和工商部门联合执法,城管可以对无牌小贩实施暂扣货权,工商再实施扣货并追溯源头。”
记者随后联系到广州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类似大家说的调味面制品,大多数是在外地生产的,不在我们的监管范围,如果是在广州市范围内生产的,我们才有权利监督。”记者查看所购买的“五毛零食”,产地多集中在河南郑州和焦作等地。
广州市工商局食品处处长曾庆鹏表示,目前隐患最大的是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流动摊贩属于城管部门管理,不属于工商部门管理,这些摊贩售卖的零食或者现场制作的食品,往往卫生状况很差。但是往往很多中小学生都向往这些流动摊贩。曾庆鹏说:“我们每年3月和9月都会专门针对校园附近的这些不健康食品做抽检,问他们索证索票,他们也都拿得出来,qs标志都齐全,又不能说是不合格产品,我们没办法查。”
针对流动摊贩问题,广州市城管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校园外是严禁摆卖区,但是‘走鬼’有多难整治,就城管部门的职权而言,只能管理不让流动摊贩设点摆摊,但是他们卖什么,管不了。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