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小麦托市收购已启动二十多天,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有收储点缺乏资金,收购停滞,引发种粮户不满,托市收购在一些产粮区的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邓州市的一些种粮大户反映,在邓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卖粮,被告知不能拿到售粮款,无奈的他们将小麦以低价卖给了粮食经纪人,每家损失上千元。
农民:“一车少卖个一二百了。他们都几万斤了,一家种几十亩地。”
记者:“那恁咋不卖他这?”
农民:“欠两月。俩月给钱,欠账我给他弄啥呢。”
邓州国家粮食储备库财务负责人承认,作为代购库点,目前,他们确实没有即时付款的能力:“中储粮给我们拨资金了收,拨不过来资金我们都没钱收。我们都是给中央库代购一点麦,那他们没给俺们一点钱。”
小麦托市收购开展以来,全省启动的1005个收储库点和190个集并收购库点中,并未看到民营收储点的身影。业内人士分析,这让种粮户少了许多“地边儿卖粮”的便捷:“像08年的时候参与收购的民营企业都1000-2000家,现在一家没有,你算一算,网点少了多少?”
目前我省的粮食托市收购点中,中储粮直属库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具有垄断优势,由于网点少、收粮标准高等,本该作为托市主力的中储粮直属库难以让种粮户得到粮价上的实惠。业内人士表示:“国家给的有保管费啊,一斤粮食多少钱呢,本身这些钱都是河南人该挣的,大量流失到央企那里了。”()
来源:映象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