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做大做强对虾养殖产业,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党江镇立足本地实际,着力培养乡土实用人才,使乡土人才在致富的同时,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帮助群众走出共同富裕之路,有效推动了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党江镇就成了北海有名的“稻蛋基地”,“养虾基地”。养殖南美白对虾给这里的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虾楼”、“虾车”、“虾电器”展现了农民的幸福生活。然而,养虾也是一项风险高的投入,虾农们面临着技术和市场的双刃剑,“因虾而富,因虾而穷”的现象在当地普遍存在。
为帮助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在市、县水产畜牧部门的大支持和帮助下,该镇依托基层党校技术培训平台,每年举办各种技术人才培训班30多期,集中培训农民4000多人。全镇基层党员1034中,精通1至2门农业科技技术的达到85%,种养能家里手达到56%,其中69名村干部100%掌握实用技术,给该镇“乡土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县“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重点单位。
目前,该镇年产虾1.96万吨,产值4.11亿元,利润1.48亿元,虾农平均亩产增收1122元,人均增收5090元。80%的产品销往广东、上海、江浙及港澳等地。由养虾带动的其他产业,比如饲料、运输、制冰、专业捕捞队、对虾等级筛选队、餐饮、渔业机构、网具、零售业等行业都有较快的发展。养虾也带动了剩余劳动力上千人。形成了镇有“一批土专家”、村有“一批土秀才”、组屯有“一批土能人”,百名“养虾土秀才”成了党江对虾养殖业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如今,在党江镇,塘边地头传技术,三五成群跑市场,网上网下搞销售,百名“土秀才”,撑起了该镇对虾产业的一片天。(冬晴)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