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托市收购是与非:成绩斐然也弊端重重
2024-05-04 08:48    2077 

“发展中国家取得稳健进步的方法:政府承认农业的根本重要性,保证所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以确保对农业高产的持续不断的刺激。”美国肯尼迪时代的副国务卿切斯特·鲍尔斯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上世纪60年代,这位副国务卿任驻印大使,曾亲历过当时印度的饥荒。

在中国,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的重视,可能比鲍尔斯所希望的更彻底。这就体现在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即托市收购。托市收购政策是一种价格调控政策,具体指符合收储条件的粮食仓储企业,按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

托市收购政策走到今天,成绩卓然但也弊端重重。业内人士指出,问题最终解决之道,还在于小农经济形态的彻底改变。

“托”住粮所

“没有托市收购,现在小麦价格可能会跌到9毛多(每斤)。”2013年6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名小麦经纪人侯松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侯松就是俗称的“粮贩子”。他认为,就因为政府规定的小麦价格是明确的,所有人,包括农民、经纪人、粮库管理员和面粉厂老板,都有了一个合理且固定的价格预期。

他所在荥阳市(郑州所辖县级市)豫龙镇,历年来多产一级麦。国家多部委联合出台的今年最低收购价一级小麦的价格是1.16元/斤。侯松从小贩手中购进一级麦,价格为1.12元/斤,小贩则是直接在地头以1.05元/斤左右价格从农民手中直接购买。这至少保证了农民1元/斤以上的出售价。。

“粮食都是集中上市,今年出现大的波动,那明年农民可能就撂荒了!”中储粮系统的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侯松回忆,90年代后期,小麦价格曾在半年时间内从0.6元/斤突增到0.9元/斤,接着又迅速跌落到原有水平。时代周报记者约访的多位民间经纪人和他观点相同:托市稳定了粮价。

顾名思义,“托市”—把粮食价格“托”起来,稳定粮食价格,根本目的就是让农民受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市场的粮食供应和国家的粮食安全。托市收购的执行主体是中储粮。

来源:时代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