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吴中区太湖边种植了3年的蓝莓首次有了产出。相城区漕湖北岸引种的35亩蓝莓、树莓也克服了“水土不服”,部分已经开花,如果一切顺利,最早明年5月零星挂果。
去年3月,漕湖农业园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在漕湖北岸种下20亩蓝莓苗。今年3月,新增15亩“莓家族”,品种涵盖树莓、蓝莓、草莓等。其中,树莓又分红莓和黑莓两种。记者在果园看到,蓝莓苗采用露天种植,一茬一茬的树苗,低低矮矮,部分已经开花,甚至有的枝头已经挂上了非常迷你的蓝莓鲜果。这片蓝莓果园的“专职保姆”戴云霞告诉记者,蓝莓大概3年后会进入盛果期,预计最早明年5月可以零星挂果。
原产于美国的蓝莓,仅在中国长白山、东北一带种植比较多,在苏州“安家落户”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说起蓝莓栽种技术戴云霞概括了三个字“难侍候”。这名毕业于扬大农科院的硕士研究生,去年被高薪聘请到漕湖产业园工作,专职照顾蓝莓以及其他的莓系列。她说,蓝莓、树莓喜酸性土壤,而江南一带的土壤偏碱性,所以在引种“莓家族”之前的半年,得用草炭等改良土壤,土壤稍稍不对口,就有可能“害死”苗种。果园内除草不打除草剂,全靠人工拔草,浇水施肥也要仔细再仔细。“就像呵护婴儿一样,照顾这些果子。”她说,因为土壤过干,去年夏天基地两成的蓝莓苗“夭折”,让他们很心痛。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