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总结会议和全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进会议精神,结合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紧密联系莆田市海洋经济发展实际,积极与莆田有关方面对接、沟通,共商海洋经济发展对策,助力莆田海洋经济蓬勃发展。
莆田市是一个依港而生的沿海城市,湄洲湾、平海湾、兴化湾,三湾环抱,海岸线绵长,“港、景、渔、涂、能、岛、文”七大海洋优势资源并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海洋经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莆田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以港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海洋优势,优化海洋产业布局,着力培育海洋产业,推出了不少创新做法。目前,该市的临港产业发展迅猛,用海服务机制日臻完善,一大批重点临港项目落地,港区建设风生水起;以海洋生物医药为主题的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中海源(莆田)海洋高技术产业园建设顺利推进;湄洲岛、南日岛、平海湾、后海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得到科学、全面整合,打造海峡西岸滨海旅游胜地有条不紊;“南日鲍”养殖和花蛤育苗全国闻名。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实力持续提升。日前,湄洲岛被列入“福建十大美丽海岛”名单,南日鲍被评为“福建十大渔业品牌”。
如何进一步助力莆田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省海洋与渔业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当地政府达成海洋经济发展共识:
一是化海洋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尽快形成海洋产业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发展格局;扶持海洋新兴产业,深入开发海洋能源,支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培育海洋生物医药业产业;推进海洋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水平,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引导项目向园区集聚,提升海洋经济开放发展水平。
二是提升传统渔业,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积极发展高效渔业、设施渔业、生态渔业和健康渔业,提升海水养殖的基地化、设施化、集约化水平;培育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海产品品牌建设,进行海产品深加工,提升海产品附加值。
来源:福建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