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辰区西堤头镇名特优淡水养殖公司总经理张洪彪做为水产养殖合作社三百多名社员的带头人,自担风险引进水产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养殖,扛起了带动养殖户不断增收致富的大旗。
一大早,张洪彪起床后连早饭都顾不得吃,就来到公司的海水鲈鱼淡化试验养殖池塘边,打开纳米增氧机。这十亩池塘里刚刚投放了一万五千尾花鲈鱼苗,鱼苗正处在适应期,无论氧气还是配制饲料,张洪彪都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他说:“尽量把氧供足了,必须要增氧。它饲料上必须精益求精,要比咱们普通的鱼苗高出十几个蛋白,这饵料必须得新鲜。”
花鲈是产自渤海湾的海水鱼,以捕食小鱼小虾为生,这次养殖试验,除了要在淡水中养殖外,还要把鱼苗驯化成饵料喂养,养殖风险比一般的品种可高出不少,然而张洪彪却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北辰区率先试验!他告诉记者,去年,淡水鱼养殖市场普遍疲软,养殖户一年到头忙下来每亩收入也不过一千多块钱,迫切需要养殖新品种增加收入,而他做为当地水产养殖户的带头人,试验新品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说:“咱们公司本身就起到带头作用,化验室设备、养殖设备都具备,所以你就必须得先搞。”
“这您要是真赔了,不怕?”
“这培育是带有风险的,加上管理人员,加上鱼苗,加上水电费,就是赔钱的话也就是十几万块钱的事儿,如果成功了,明年整个三百一十户社员都养的话,就是很可观的一大笔收入。这个鱼现在市场价格好,能买到四十块钱一斤,你要是比淡水鱼来讲那就得高出去四五倍。”
近十年来,张洪彪在西堤头镇先后引进、示范、推广了彭泽鲫、丁桂、细鳞斜颌鲴等养殖新品种,带动合作社亩均增收一千多元,对于这次试验新品种,社员们也竖起了大拇指。他们纷纷告诉记者:“他们先养殖去投这份风险去,觉得挣钱就大伙一起养,太好了。”
“能跟他入股我们心里挺踏实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增长。”
目前,花鲈鱼苗长势良好,预计到今年十月就能上市,每亩利润可达万元,明年,就是大面积推广养殖的增收年。
记者 冯暐 通讯员 刘安东
来源:天津区县联盟广播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