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亮
陈水晶,广东湛江市徐闻县西连镇水尾村人,从一个海鲜收购小商贩到深水网箱养殖的领路人,他摸索、实践了十多年。现在,他的事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他拥有大小船只8艘,还投资1000多万元在水尾海域搞养殖,希望带领乡亲走上新的致富路。正是这股豪气,让他在水尾一带颇具传奇色彩。
2000年以前,陈水晶在海南做海鲜生意,收入不菲。在收获第一桶金后,他产生了回家发展的念头。经过深思熟虑,2000年,他回到西连镇搞网箱养殖,且一举成功,连续几年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希望在这一领域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但在2007、2008年,由于台风的影响,海上作业损失惨重,陈水晶的事业也遭到了重创,几乎倾家荡产。其他的养殖户都没有勇气坚持养殖下去,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但是他并不气馁,坚信网箱养殖前景可期,他四处筹钱,甚至贷款,坚持发展网箱养殖。2009年,他把普通网箱养殖转变为深海网箱养殖,并移到水尾海域发展,通过到外地学习经验和不断摸索,近两年发展成为我县的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陈水晶(注:同期声):2000年搞鱼排养鱼了,现在搞深水网箱养殖。政府2009年底批4组给我,现在发展到24组,96个网箱,养殖海梨、鳘鱼、红鱼,总投资1千3、4万元,每个网箱投入30多万元。每天有7、8艘船负责喂料,平常每天喂料3万多元4万元,禁海期每天用5、6万元。】
深海网箱养殖的成功,让当地海水养殖业“豁然开朗”,至此才认识到整个大海都充满商机。深海网箱养殖不但保护了当地海湾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人的就业,在养鱼基地工作的人月收入2600多元,多的甚至达到4000多元。在陈水晶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示范基地,工人们正在投料,据介绍,每天要投两次料,鱼料主要是天然小鱼。【喂料渔民(注:同期声):早上8、9点喂料,养的是海梨鱼,1天投两次到三次料,是天然鱼料,用小鱼加工的。】。
来源:徐闻县电视台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