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青岛市201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奥帆中心举行,100多名市民将上百万尾对虾苗和数万尾鱼苗放归大海。这些对虾苗在大海中自由生长3个月就能长成大虾,8月初就能重新“游回”市民餐桌。据介绍,我市今年放流总共投入资金1300万元,放流的对虾、魁蚶、牙鲆、梭子蟹等苗种总共约5.6亿单位,这些苗种都将在青岛近海长大,丰富岛城市民餐桌。
百名市民参加放流
上午10时许,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在奥帆中心举行,启动仪式上,海洋渔业局聘请许振超担任海洋公益形象大使,上百名市民也参加了启动仪式和随后的放流活动。在奥帆中心情人坝南侧海边,工作人员在岸上搭建了8个长约10米的放流槽直通大海,多辆冷藏车已经将各种鱼虾苗准备好,装在保温箱和水桶中,准备放流。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当天放流的苗种主要以中国对虾为主,总共有100多万尾,与装在保温箱和水桶中的鱼苗不同,对虾苗都是装在充了氧气的塑料袋中,只有1厘米长短的对虾苗几乎透明,数百只对虾苗装在塑料袋中几乎看不见。其余放流的苗种还有数万尾牙鲆、黑头和鲈鱼。
百万鱼虾苗下海回家
参加放流的市民分成四组,有秩序领取鱼苗和虾苗。“回家吧,快快长大!”放流仪式开始后,市民们纷纷将手中的鱼苗虾苗倒入放流槽,小鱼小虾们顺着水流投入大海的怀抱。记者留意到,许多参加放流的市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的。在二中读高一的陈立超和爸爸共同提起一袋对虾苗,爷俩开心地看着数百只虾苗从自己手中游向大海。“我小的时候,胶州湾里的鱼虾非常多,现在产量明显少了,我特意带着儿子来感受一下,让他懂得珍惜海洋资源。”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以儿子的名义在这次放流活动中认购了1万尾对虾苗,当天一早,爷俩就赶了过来,在放流的同时,让儿子看看平时餐桌上的鱼虾,在幼苗时是多么脆弱。
5.6亿鱼虾放流下海
来源:青岛早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