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昨日,第七届休渔放生节在东江公园放生台举行,省市领导与市民一起参与。
记者 黄海林 通讯员 周永剑
昨日上午,惠州第七届休渔放生节暨广东省佛教界放生启动仪式、惠州佛教界第六届放生节活动在市区东江公园举行,500只中华鳖和15万尾鳙鱼、鲢鱼、广东鲂、东江红鲤等不同种类的大小鱼儿,被放生流入东江。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林雄,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市长麦教猛等省市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近万人参加了当天的放生活动。
至今累计投放虾苗3亿多尾
“开展休渔放生活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公益盛事。”市长麦教猛在放生仪式上致辞称,惠州从2007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休渔放生节”,成为全国首个设立“休渔放生节”的城市,不仅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环保的热情,促进了生态质量的提升,而且搭建了展示惠州生态优势和宜居魅力的平台,提升了生态惠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惠州至今已累计投放虾苗3亿多尾,各种海水鱼苗1000多万尾,淡水鱼苗1.2亿多尾。”据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昨日介绍,2007年至今,惠州已连续举办了7届“休渔放生节”活动,每年都在西枝江、东江以及大亚湾、惠东海域举行各种休渔放生活动,政府、企业、宗教界和市民代表踊跃参加。
而休渔放生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保护效益和经济效益。据近年来海洋渔业部门跟踪采样结果显示,自2007年开展休渔放生节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之后,东江干流主要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恢复提高,其中,青鱼、鲢鱼、红鲤、广东鲂、鳡鱼等品种越来越丰富,已成为东江主要经济渔获品种。
东江放生台附近长期设禁渔区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