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条件让全民监管奶粉
记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今后将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这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王丁棉:两个信号。一个是奶粉这块的信誉度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中央已经把这个问题摆到桌面上了,因为到了非严管不行的地步了,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不仅是行业的信用危机,连政府的信任危机都出现了。也就是说,要用药品管理办法这种比较严格、高级的监管手段,来套用到婴幼儿奶粉质量监管中。第二个信号是释放了一种期望,说明我们政府有决心抓食品安全。三聚氰胺问题到现在已经5年了,其间政府都没有表态,消费者也一直在观望中。而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决定,就是在提振消费者信心——看,我们对婴幼儿奶粉质量真的要严抓了!给予消费者一点信心,让他们看到一点希望。
记者:婴幼儿奶粉“享受”药品标准的监管,这是好事,但怎么才能做到“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
王丁棉: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主要是采用电子监管码等手段,做到全程可追溯。出了问题之后,可以方便快捷地查到这是哪一家的,该谁负责任。
记者:药品行业实行了追溯制,不还是有假药吗?
王丁棉:对!仅仅用技术手段,是解决不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危机的。
关键在两点,一是发动全民参与;二是在整个社会转型期,有的人就是充当了老鼠屎,将一锅粥搅坏了。我主张,在现有的条形码基础上,更上一级采取全民监管。从政府单方面监管,扩大到每一位消费者。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就是在条形码基础上,让每一个消费者,用自己的手机照相功能,对着条形码扫描。一扫描,与这个产品相关保障的咨询,都在手机的屏幕上显示出来,跟终端信息对上号了,产品的所有食品安全信息,像产地、奶源、出产日期、生产厂商等信息都在手机上显示出来,那这就是正品货,否则,就是山寨产品。这样的监管就不是单纯依靠政府去监管,而是每一个消费者都参与其中,连同政府一起监管,达到全民监管。
食品安全不能依赖说狠话
记者:前不久,谈到食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员称,让那些为了谋财不惜害命的人“倾家荡产、人头落地”。您如何看这种狠话?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