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儿童吃零食伤害大 专家呼吁出台少儿食品添加安全标准
2024-05-04 08:25    7533 

去年6月至7月间,国内一家少儿环保教育机构针对北京、上海、成都等9市39所学校近两万名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的调查显示,每天有1/10的儿童吃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23%的儿童喝1到3瓶含添加剂饮料,9%的儿童吃薯片;到了夏天,每天吃冰淇淋的儿童更高达26%。更引人关注的是,在这项调查中,有34%的儿童表示曾因吃零食出现身体不适,5%的儿童表示此类状况经常发生。

在广州一家小学门口,记者看到就有三家专做学生生意的小卖部。除了学习用品之外,更显眼处摆放的是花花绿绿的各种小食品。放学一出校门,不少小学生便三三两两结伴走向小卖部。

这些两三块钱的小零食大多包装鲜艳,在外包装上都标有保质期和食品安全标识,但有的字迹不清,有的包装袋密封不严,添加剂数量少则几种、多则十几种。不少孩子每天都要吃一两袋,外加一瓶碳酸饮料。按这个量估计,每天摄入十几二十种添加剂很常见。

广东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王晓波教授指出,在很多合格的食品中,各种添加剂叠加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单一剂量都不超标,但混合在一起,每一类添加物累积的量却不少;另外,现有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标准大多是基于考虑单个添加剂,而较少考虑不同种类的添加剂的协同、增强等方面作用。

添加剂不是营养素,虽然在安全范围内摄入对人体无害,但若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过量或混合添加、长期摄入,可在体内蓄积损伤脏器。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肝肾代谢解毒能力尚不健全,常吃含各种添加剂的食品会增加代谢负担,甚至加大过敏反应和免疫系统疾病风险。

目前国家只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添加有严格限制,对于仍处在生长发育重要阶段的3岁~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这方面却没有专门的安全标准,只能依照成年人标准。但发育未健全的儿童和青少年又恰恰是这些食品的消费主力。他们若长期吃各种按成年人标准被视为“合格”添加的食品,大量摄入各类添加剂,必然存在各种健康风险。因此,专家呼吁应针对这一人群,国家应出台严格规范添加剂使用范围和剂量,保护他们健康成长。

王晓波提醒家长和老师要跟孩子普及“垃圾食品”和添加剂过量摄入的危害,教他们懂得控制摄入量,并学会一些简单的辨别方法。比如,买零食前除了留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要看清配料,看不懂的话,挑成分简单、保质期短、添加剂类别越少的越好。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