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京杭大运河江都邵伯东风村段又热闹起来,100多艘渔船从长江口“捕刀”(注:长江刀鱼)归来。渔民们说,与两三年前相比,今年刀鱼产量有所上升。不过,看着数以千计的渔船在长江口捕捞刀鱼,渔民也非常担心“刀鱼快没了”。
“候鸟式”渔民
到长江口捕刀鱼已成传统
京杭大运河露筋渡口对岸,停靠着一排船只,是清一色的蓝色。这些船,便是邵伯东风渔业村的专业捕刀船,共有100多艘。
渔民谢师傅正在船上整理渔具,主要是整理渔网。谢师傅的船,吨位为40吨,“不是最大的,算中等偏上。”
谢师傅说,每年一到农历立春节气,刀鱼就会从海洋分批进入长江口,并上溯至上游的产卵场繁殖后代,从而形成一年一度的刀鱼汛期,也就有了一年一度的刀鱼捕捞。“今年立春是2月4日,是年前,我们这里有少部分人都没在家过年就到长江口去了,大部分人是年后过去的。”
刀鱼捕捞期前后大致有100天左右,“一般到5月中旬就不捕了,陆陆续续回家。”
从长江口回家大致需要2天左右的时间,回家后,渔民们会对渔船进行维修,对捕刀渔具进行整理,“这个时间不会长,忙完后就做其他事情了,有的到镇上去打工,有的养鱼。”
谢师傅告诉记者,渔业村的渔民大都是专业渔民,祖祖辈辈都是打鱼的,“到长江口捕刀鱼也已形成传统,年年立春前后去,小满前后开始回来。”
刀鱼捕捞
长江口渔民各自有“水口”
谢师傅告诉记者,往年他们到长江口捕鱼,都需要“签证”(捕捞证),他们会交给当地渔政部门一些“资源费”。但近年来,长江口开始禁捕刀鱼,“资源费”也不收了,“但我们还是得去捕,一来我们习惯捕鱼这种生活,二来我们渔民读书都很少,做其他的技术活也做不来,三来前些年我们都更换了新的渔船,一条船就是好几十万,很多船都是借钱造的。”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