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7日凌晨消息,华尔街日报(wsj)周四文章指出,中美国家领导人即将在本周五举行峰会,这将是世界上最大两个经济体经济关系上的一个转折点:在长期的繁荣之后,中国的增长正在急速放缓,而美国经济在漫长的低迷之后,正在慢慢重新获得活力。
曾在英国财政部主管中国事务,现在是凯投宏观在伦敦分析师的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指出,“过去多次的中美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在中国这边一直有一种志得意满的感觉。随着中国认识到其需要面对的中期挑战正在增加,这种感觉已经慢慢消失了。”
当中国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1年1月最后一次前往美国的时候,中国经济正是高速增长的时候——大规模刺激项目推动下的当年第一季度年化增长率是9.3%,在全球金融市场 大崩溃的背景下给出了一个惊人的走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美联储积极开展第二轮债券采购,也就是市场所说的第二轮量化宽松,美国经济在2011年的第一季度仅仅增长0.1%——而这种经济刺激措施也被很多发展中国家视作通过压低美元汇率来牺牲他们的利益。
现在,风水已经轮流转了。随着经济重新站稳脚跟,美国在2013年的第一季度有2.4%的增长率。美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帮助了两个在不久前还看起来奄奄一息的板块的重振——制造和能源行业因为页岩气的开发热潮而走出逆境,美国甚至成为了一个强大的能源供应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的新一届政府还在继续寻找刺激科学和工业创新的方式,同时急于压制信贷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按照高盛集团的估算,如果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常用的年化比例来考虑,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第一季度已经下滑到了6.4%,是中国在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
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还有其它变化:人民币升值使得长期处于争议焦点的货币问题退到次要位置,而最近双汇在美国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则表明跨境投资如今在双边关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上周,北京表示可能会加入由美国牵头的贸易谈判,此前中国一直认为美国努力利用这些谈判来遏制中国崛起。
来源:腾讯财经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