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棉市进入淡季企业订单锐减
2024-05-04 07:59    1431 

“6、7月份是纺织企业的传统销售淡季,这个月我们每天的订单量比上个月下降了近七成,这种情况恐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东莞市一中型织布厂负责人日前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棉花现货行情基本还算稳定,但随着淡季的到来,后期棉花价格恐不容乐观。

记者在广州、东莞、佛山等地的纺织企业也了解到,目前不少纺织企业的订单量较上月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开平地区一些投产不久的织布厂由于没有订单,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将几乎全新的织机折价出售。

“我们当地的纺织品大多是出口至海外。除去淡季因素影响外,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对纺织品出口也非常不利。”东莞市超顺纺织配件公司负责人陈晨表示,公司的纺织配件销往全国各地,进入淡季后订单量下降了近一半,开机率大为降低。

织布厂接货能力有限,直接抑制了棉纱需求,目前国内棉纱库存正逐渐走高。“现在国内的纺织企业棉纱库存约为35天,而之前约为30天,接下来还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白银棉业研究员郭银英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中国棉纱月度平均进口量在15万吨以上,月度净进口量在10万吨以上。“棉纱进口没有配额限制,国家只征收17%的增值税和不高于5%的进口关税,虽然现在国内外棉价差有缩小的趋势,但进口棉纱对企业仍有更大的吸引力。”陈晨表示,随着淡季来临,虽然进口棉纱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在纺织企业的困难时期,进口棉纱的价格优势仍较为明显。“这就意味着在淡季来临后,国内棉纱的需求空间还将会受到进口棉纱的进一步挤压”。

近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公告称,为了满足纺织企业的要求,将加大进口棉的投放力度。“目前抛储的成交率偏低,国储棉又尚未公布8—9月份的抛储计划,若这两个月不再抛储棉花,要完成本年度的抛储计划,6、7月份的成交比例就需从现在的28%提高到50%左右,这意味着后期棉花的抛储力度将加大。”东证期货上海营业部总经理杨志江表示,为了完成抛储计划,国储棉未来有可能会加大2012年度新棉和高等级棉的投放力度。而加大抛储力度的措施显然会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内棉价形成压力。(期货日报)

来源:期货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