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小麦、大米进口需求预计将减弱
2024-05-04 07:57    5165 

新的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对全球小麦和大米供应的需求可能将减弱,因为该国自给自足的能力增强、降低了对进口的依赖。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简称fao)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最大的小麦和大米消费国中国能够在未来十年保持98%的自给率。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计算,这一数字略高于中国2012年的水平。

报告称,中国国民收入和农业产出的快速增长对食物供应量的显著提高和食物获取能力的大幅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去年中国谷物(包括小麦和大米)进口量飙升,引发了外界对该国可能将进口更多粮食以满足国内需求的担忧。

美国农业部预计,在下一个销售年度(始于7月)中国将超越尼日利亚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国。该部预测,中国的大米进口量将达到300万吨。

中国崛起为全球主要的粮食进口国对全球粮食价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进口商,尤其是一些大型国有贸易商的购买行为通常会推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价格大幅上涨。

最近几年,中国对食品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堪比在石油、铁矿石等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该国还购买了更多海外食品生产资产,上周中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商收购美国smithfield farms inc.就是最新一个案例。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随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向肉类和乳制品倾斜,小麦人均消费量已经到了顶峰,大米人均消费量也将在2014年见顶。报告指出,中国对玉米和高蛋白食物(比如肉类和奶制品)的需求预计将增加。

报告称,政府的扶持政策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将在2013年至2022年间继续提高中国的粮食产量和生产率。

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第九年实现增长,达到创纪录的5.8957亿吨。到2022年,中国的小麦年进口量预计为280万吨,大米年进口量预计为150万吨。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进口小麦369万吨,较上年增长近两倍,创八年新高。大米进口量234万吨,较上年增长三倍。

报告指出,中国的玉米需求增速将远远超过产量增速。到2022年,中国粗粮(主要是玉米)进口量预计将达到1,320万吨。

来源:华尔街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