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海带是我从福建引进试养的,比较成功,200多亩海面预计能收割18万多公斤鲜海带。”5月30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弘马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海带养殖基地,笔者见到了正在收割海带的养殖户叶表利。今年的海带收成好,让叶表利欣喜不已。
在叶表利的海带养殖基地,海面上漂浮着一排排整齐的浮标,浮标下是一条条褐红色的海带,一派丰收的景象,渔民们正在忙着收割。
叶表利是三门县鲍家村人,过去一直在大连、青岛、威海等地贩销海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与海带养殖户打交道的机会,他也从中学到一些海带养殖技术。
去年,叶表利看到山东一带海带市场非常畅销,经济效益很好,于是他也萌生了一个转行养海带的想法。“台州三门海洋资源丰富,但养殖海带还是空白,我想转行养殖海带。”叶表利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得到妻子的大力支持。
去年8月,叶表利对三门县海域进行了实地察看,并向该县海洋与渔业局专家征求意见,“蛇蟠洋海域水质、潮流、深度都非常适合海带养殖”,得到专家确认后,叶表利租赁了200多亩海面,购买了苗绳、浮标等材料,开始了养殖前的准备。
去年11月,叶表利从福建购买了海带菌种,经过繁育后,放到了海水里试养,并成立了三门县弘马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
“海带养殖省工省时省成本,是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水产品。”叶表利说。
在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半年的试养,叶表利的海带获得成功,长的有1.8米,5月中旬进入了收割季。
连日来,叶表利组织多位渔民抓紧收割、晾晒海带。笔者在现场看到,一根根沉甸甸的海带拉动绳索随着海水涨落上下浮动,在水中若隐若现;一串串60多公斤的海带被渔民们拉到了船上。
看着满船的海带,叶表利乐呵呵地说:“初步估计,200亩海面能收割18万多公斤鲜海带,按照7:1的比例,能晒成2.5万公斤干海带。若按批发价每公斤16元计算,这些海带的总产值可达40万元。”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