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豫南产区小麦量质均不及预期
2024-05-04 07:50    2015 

在广大农民即将迎来丰收之际,5月25—26日,河南南部主产区普降暴雨,随后在5月27日至6月1日又出现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使得主产区南阳、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及湖北、安徽部分地区小麦受灾严重,产量和质量均大幅下降。

据了解,今年5月中旬以前,豫南地区小麦长势良好,当时市场预期小麦产量和质量都将超过去年。“在未出现恶劣天气前,当地农民、粮食部门均认为今年小麦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农民种粮收益、粮库经营等情况均比较好。”河南泌阳县付庄粮管所所长郗跃存表示。

河南金五谷粮油公司业务经理许志国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信阳地区受灾严重的麦田小麦生芽率达到50%左右,而没有生芽的小麦也普遍受到了赤霉病、黑锈病的损害,80%左右的小麦腹毛发黑、色泽发暗,并伴有异味。

河南西平县二郎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的调查显示,今年西平县二郎乡小麦种植面积有5万亩,平均单产在800斤左右,种植的主要品种为郑麦9718、979,初步估计全乡二级小麦占比接近40%,三级小麦占比约为40%,四级小麦占比约为20%,其中四级小麦的不完善粒为50%左右。与去年相比,今年该乡小麦产量、质量均大幅下降。

走访中豫南一些农民分析,当地小麦产量、质量下降一是因为在小麦授粉期出现了冷霜冻和阴雨天气,气温较往年同期下降较多,影响了小麦正常授粉。二是在小麦即将成熟期,连续出现阴雨天气,这导致小麦不同程度地发芽和霉变。三是随后部分地区又出现大风等恶劣天气,这使本来已经减产的小麦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而倒伏的小麦几乎全部出现了生芽及霉变现象,严重影响了小麦的质量。

另据了解,5月25日以前收割和晩熟的小麦质量较好,但占比仅有10%。整体来看,今年豫南地区小麦总产量很难达到常年水平,质量也明显较差,甚至不及2009年。

来源:期货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