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其中提出“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这一被视为“吹响中国婴幼儿奶粉保卫战号角”的会议,在业内外引来极大反响。
部分婴幼儿奶粉企业均表示,该会议的主旨在于强化对婴幼儿行业的监管,这对大型企业、大品牌来说是利好,大企业大多规范生产、严格管理,而中小企业则多有不规范行为,不仅损害自己还累及整个行业声誉。国内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指出,将奶粉问题上升到中央决策层,升级监管技术手段,这对奶粉行业发展来说是积极的信号。此举将让优质国产品牌可以摆脱尴尬的境遇,也使消费者对国产奶粉更有信心。
新政利好大企业大品牌
“按照严格的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这实质是表明国家强硬、监管再升级的态度。”昨天,广东一家大型婴幼儿奶粉企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国家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奶粉监管,对于大企业、大品牌来说反而是好事,这将更有利于规范企业竞争,并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据上述人士介绍,大型企业、大品牌在生产、管理方面都很规范,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大企业本身生产标准就很高,国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要求,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记者最近走访国内部分大型婴幼儿奶粉企业时也发现,大型企业在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检测研究等方面已达到药品生产gmp要求,在参观明一、雅士利、上海晨冠、贝因美生产工厂时,记者获悉他们车间内的空气洁净度已达到10万级的要求,高于国家要求的30万级的标准;多家企业的产品也早已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
据雅士利介绍,该公司每罐奶粉身上均有三个码,这些二维码就是用以追溯。同时,该公司每批出厂产品也均会留五个样,留样时间将保持二三年,一旦某个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发生问题,他们可立即自检同批次留样产品,并追查到整个生产、供应、流通全流程。
圣元国际董事长张亮也指出,对乳企来说,必须达到不少于1000平米的gmp车间都不是问题,“因为奶粉产量规模大,很容易摊消这块成本。”
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来源:作者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