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嘉县桥下镇吴宅的枇杷基地采摘工作已近尾声,过来采购的客商络绎不绝。近年来,白沙枇杷(俗称白荔枝枇杷)种植给该村带来不少收益。据吴宅村党支部书记吴进潘估算,该村白沙枇杷的年产值近1000万元。
桥下镇吴宅和潘宅历史上叫上吴,在永嘉一直传着“巽宅山茶、上吴枇杷”的谚语。据吴宅村原村支书吴志清介绍,上吴栽种枇杷可追溯到宋代,最初种植的是传统枇杷。直到2000年前后,吴宅村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从外地引进新品种白沙枇杷,并进行规模种植。
永嘉县西溪上吴枇杷专业合作社法人吴献览告诉记者,目前,吴宅村共有600多亩枇杷,已经挂果的3万多棵,每棵可采摘6公斤以上,市场价格在50元/公斤左右,年产值900多万元。
“吴宅的枇杷还长在树上时,就被预订光了,几乎不用去市场推销。”当地一村民说,白沙枇杷成熟后果满味甜,每年都引来很多客商采购。
据了解,在吴宅的带动下,近年来,其周边村也开始开发山地种植枇杷。目前,桥下全镇的枇杷种植面积超过800亩,年产值在1200万元左右。
来源:浙江农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