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经销商按车卖,二级经销商按箱卖,终端市场变成了按把卖。有绿色认证的牌子、售价却沦落到与普通蔬菜为伍,重庆部分绿色蔬菜正遭遇质优价不优的尴尬。
如何让绿色农产品的绿色价值在市场得到体现,成为不少基地老板正在苦苦思索的问题。
5月8日,连日阴雨仍在继续。肖逸的心情就像阴雨天一样,沉甸甸的。
肖逸是潼南县梓潼街道办事处重庆冠群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他糟糕的心情缘于基地的蔬菜虽然有绿色食品认证、质量很好,但是价格却起不来,甚至在菜市场与普通蔬菜混在一起卖。
绿色蔬菜
菜市场被当普通蔬菜卖
在重庆冠群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蔬菜种植面积在1200亩左右。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反季蔬菜长势正旺,科研人员们正在基地内苦心钻研。
肖逸说,冠群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绿色蔬菜有黄瓜、茄子、青椒、苦瓜、白菜等10余种,多年前就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不过,让肖逸郁闷的是这种绿色食品在一些蔬菜批发市场,根本发挥不出优势。肖逸告诉记者:“一些蔬菜批发市场,将我们的蔬菜拆散后与其他蔬菜混在一起卖,根本看不到我们的品牌,难与普通农产品实现有效区分。”
盘溪蔬菜批发市场老经营户老陈印证了肖逸的说法。“潼南县、璧山县、九龙坡区白市驿等地方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的菜,和普通蔬菜没什么两样,根本就卖不起价,市场上的无公害蔬菜大多是在匿名卖,有很多采购商也根本就不关心菜是哪里来的。”老陈说,到无公害基地收菜,好处仅仅在于基地是成片和规模种植,采收不费力。
价格上不去
藤菜批发1.2元/斤只够成本
绿色食品的招牌在菜市场没了用武之地,也直接影响到肖逸的收益。
肖逸告诉记者,现在藤菜批发价1.2元每斤左右,一般亩产3000~4000公斤,销售额接近一万元,这个收入只是差不多与成本打成平手。
他算了笔账,蔬菜种子100元/亩、肥料500元/亩、农药500元/亩、人工24000元\人\年、土地租金400元/亩、喷滴灌1000元/亩、大棚20000元/亩,这些加起来每年一亩地的成本在3万元左右,种一季成本也接近一万元。
优质蔬菜价格却起不来,甚至沦落到与普通蔬菜一个价格的地步,这让他的心情糟透了。
来源:重庆商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