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镉量超标问题再次成为全国公众关注的焦点。2013年抽检发现的126批次镉超标大米,其中确定由湖南厂家生产的多达68批次(多批次散装米产地不明)。而这已经不是湖南大米第一次被检出镉超标,“镉大米”危机瞬间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抽检自查。
“民以食为天”,在发现被爆镉超标的湖南大米、江西大米等难寻踪影,相反生长于北方的东北大米等受到市民追捧。同时,越南和巴基斯坦白米的进口数量大增,不少档主反映,“进口大米的市场美誉度高很多,销售起来有保障,最近两个月进货多了10多吨”。
对于进口大米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在采访中表示:因为国际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国家要保证我们90%以上的粮食自己生产,我不主张中国大量进口大米,这一点我们应该从长期的战略考虑。
镉”污染从何来
镉元素是一种有光泽银白色重金属,镉不是人体必需物质,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而稻田的镉污染主要来自常年的灌溉用水,而水中之镉来自铅、锌、金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过程。
镉污染的来源在我国有多种渠道,灌溉水污染绝对算是最具威胁的一种,其杀伤范围和力度都不可小觑。镉和大米的渊源很深,水稻很容易吸附镉污染这样的重金属,可能有些地方,本身化肥用得很少,也没有矿,但是如果上游的水污染了,下游的水稻也会引起污染。
采矿业也是农业污染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专家在湖南一个矿区进行了长期的健康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农民的血液当中有一些重金属存在。不仅如此,由于采矿释放出的有害物质会深入空气和水流,污染土地及农作物。
来源:食品产业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