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下旬,是大蒜集中收获上市的时间。今年,随着低价新蒜入市、库存蒜来不及出清,大蒜价格一路下行,曾经的“蒜你狠”如今成了“蒜你贱”。而随着大蒜市场越来越资本化,市场上围绕着大蒜库存出现了各种版本的消息,真假难辨,让蒜农和蒜商们无所适从。
一亩地只挣1000多
根据主要大蒜产地,山东省金乡县农业局的统计数据,2013年鲜蒜开始收获后,收购商不多,价格低迷。鲜蒜价格从1.30元/斤下降到0.70元至0.90元每斤,个别镇(街)降到了0.50元/斤,而去年这个价格最少也在2.7元至2.8元。
对大多数蒜商和蒜农来说,这是一个已经“崩盘”的价格。蒜农陈敬业昨天才终于卖掉了他的一车蒜。“不到七毛就卖了,一车蒜才挣两三百块。”据陈敬业介绍,这样的收入还不如搬蒜的劳力赚的多,“扛一天麻袋还能赚三百呢。”
陈敬业告诉记者,自己家里种了十亩大蒜,一亩地大约能产3500斤,而按照今年的收购价,一亩地只能挣一千来块钱。而去年鲜蒜价高的时候,仅靠卖蒜就能挣接近十万元。“去年赚了不少,今年又还回去了。”
蒜价的崩盘也体现在北京市场。“才卖一块五!”消费者焦女士也不禁感叹今年的蒜真便宜。
库存假消息满天飞
如今,大蒜市场已经越来越资本化,大蒜被当作“准期货”炒作已不是新鲜事,“赌蒜”的心态也十分常见。在这种环境下,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散布的信息真假难辨,为市场带来很大困扰。
据金乡蒜商赵有利介绍,现在金乡市面光手机报就有近十份,每天向大家发送各种市场信息。但有些信息发布者为自身利益而发布假信息,鱼龙混杂之下,连真实信息也变得没有了价值。
在这些信息中,最多的是对大蒜库存量的解读。仅在最近几天,就已经出现了十几种说法。有的说库存已经出清了八九成,有的说还有一半旧蒜没卖出去,有的说库存还有十万吨上下,有的却说还有十五六万吨。由于库存弄不清楚,新蒜、旧蒜的价格根本定不下来,市场也陷入僵持。
蒜商呼吁建信息平台
来源:北京晨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