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各级领导把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加上三月份以来气温适宜,雨水充沛,早稻面积稳中有增,禾苗长势普遍较好,早稻生产形势喜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一是早稻面积增。据广西农业信息中心农情科统计,今年全区早稻插秧1459.41万亩,占计划的100.73%,比上年增加7.84万亩。
二是季节提早。据统计资料显示,今年广西早稻插秧结束日比去年提早3-5天,为增产丰收奠定了季节基础。
三是田间抓得早,效果好。目前全区早稻已完成一次追肥1456.15万亩,完成二次追肥1243.75万亩,分别占实插面积的99.78%、85.22%;攻胎肥212.63万亩,比去年同期多94.4万亩;已完成喷施叶面肥1至2次,攻三类苗面积分别为484.95万亩、150.57万亩和142.39万亩。
四是病虫防治早。全区目前早稻病虫发生面积669.05万亩,已进行田间病虫防治880.16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少57.01万亩、8.84万亩。
五是早稻一、二类禾苗面积多。据统计,目前全区早稻一、二类苗达88.56%,比去年同期增加1.63个百分点,禾苗长势普遍较好。
当前,广西早稻生产已进入了田间管理的关键阶段,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全力以赴抓早稻田间管理。专家分析,目前广西早稻正处于分蘖后期-幼穗分化期。早稻中后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早稻增产丰收,有关专家建议当前早稻田间管理,必须在保足穗、攻大穗上下功夫。
一是科学管水,施好穗粒肥。5月下旬是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关键时期。对已够苗的一类、二类禾苗,要适当重晒田,晒至土壤板实、有裂缝,行走不陷脚,稻株形态以叶色落黄为度。对于三类禾苗,在5月下旬前期,采取浅水与露田、或湿润的管水方法促有效分蘖。准备或已经进入幼穗分化期的要适施穗肥或粒肥,以促进穗大粒多和提高结实率。
来源:广西农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