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油脂压榨之乡”不种油豆
考察最后两天,在素有黑龙江“大豆之乡”之称的牡丹江穆棱市下城子乡,期货日报记者第一次发现了商品大豆购销点,而这里已没有了几年前车水马龙的景象。
下城子乡某大豆收购点负责人马玉成告诉记者,当前油用大豆收购价为1.7—1.8元/斤,货源比较稀少,也没人收购,商品大豆的购销相对旺一些,收购价格为2.3—2.4元/斤,主要销往南方的大豆加工厂,用于豆类食品的制作。
据记者了解,牡丹江地区穆棱市作为黑龙江东部商品大豆枢纽,过去曾是全国各地大豆贸易商的云集地,是黑龙江东部最重要的大豆物流和集散中心。目前,尽管当地农户仍保留着种植大豆的习惯,但大豆种植面积出现了严重萎缩,玉米种植已占据了“半壁江山”,当地大豆种植也从油用大豆转向了高蛋白大豆。
马玉成说,由于种大豆不挣钱,近两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今年尽管种植时间延迟,但农民仍以种玉米为主。“大豆种植户主要种植高蛋白大豆,油用大豆则由于缺少收购方已经很少有人种植”。在曾经被誉为“中国油脂压榨之乡”的集贤县,当地现有的12家油脂压榨企业均已停工,豆油和豆粕均以外购为主。
“油企停工,一方面是因为过去两年农户大规模改种玉米导致无豆可榨,另一方面,相对进口大豆,国产大豆出油率较低和压榨成本较高,导致本地豆油和豆粕价格偏高,与外来豆油、豆粕相比没有价格优势。”集贤一位乡镇干部说。
“今年农户改种玉米的比较多,但由于本地区有种植大豆的传统习惯,还是有不少农户选择种植大豆。”下城子乡大豆商张海称。下城子乡周边地区为黑龙江大豆传统种植区域,全国食用大豆贸易商都到此采购大豆。“现在农民手里的大豆数量已经非常少,而且剩下的都是质量不好的大豆”。
“在玉米种植效益远高于油用大豆的情况下,以后黑龙江大豆种植可能都转为高蛋白大豆。”马玉成说。
南线:玉米扎根较浅存倒伏隐患
来源:期货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