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赚钱,买房落户,这曾是富阳洞桥镇朱楚华心中的“城市三部曲”。10多年在城市打拼,为他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然而,对朱楚华来说,故事才刚开始。
“城市固然有机会,乡下却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华离开杭城,回到小山村,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一口气承包下多个山头的复垦土地,每日奔走在山头之间。年过五旬的他,准备“再大干一场”。
拓路、垦地、开荒、种菜,同样是种地,熟谙蔬菜市场之道的他,却种出了不一样的未来。更让朱楚华欣喜的是,家乡因为他的归来,渐渐起了变化。
别离的,是迷蒙的城里月光
从富阳洞桥镇中心出发,面包车载着我们从国道走到村道,再走到坑坑洼洼的机耕路。绕着大山一路盘旋而上,颠簸近40分钟,车子才在山顶的一片空地前停下。朱楚华兴奋地跳下车说:“下车喽,我们到了!”
眼前是一片梯田,收割好的油菜秸秆,堆放在田头,我们仿佛闻到了一股清冽的油香。这是朱楚华今年试种的80亩油菜,却并不简单:“这可不是一般的油菜,油菜籽早被杭州市种子公司预定,明年就是杭州地区的油菜种苗。”
2011年回乡至今,朱楚华先后承包下洞桥镇400多亩高山土地,是当地高山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农户。但这条“回乡”路,走得并没有现在看起来那么清晰。
上世纪90年代,朱楚华把生活的目标牢牢锁定在城市。他和其他两位老乡来到杭城,开始贩销蔬菜。每年7月到11月,瞅准本地蔬菜供应短缺的商机,三个人轮流跑到海南、兰州等地,贩销蔬菜到杭州,赚取利差。
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最好的犒赏,从最早的艮山门蔬菜市场,再到三里亭蔬菜批发市场,一个40多平方米的铺位,年销售超过2500万元,也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
生意稳定后,朱楚华索性鼓动儿子、儿媳进城,又在三里亭市场附近租下120多平方米的房子,开起小饭馆。两代人,双管齐下,边忙蔬菜贩销,边张罗饭馆生意,每年几十万元收入,好不滋味。艰苦打拼近十年,在杭城买房落户,已近在咫尺。
来源:中国水果蔬菜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