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镉大米”凸显粮食安全监管漏洞
2024-05-04 06:47    3996 

5月23至24日,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广东食安办)先后通过官网公布了21地市大米镉含量抽检不合格名单,其中广州、深圳等11地市被抽检出“镉大米”。

这是广东食安办在本月内公布的第二批共124批次“镉大米”涉事企业名单。只是,此时距离今年初媒体曝光“镉大米”流入广东一事已过去一个季度。在过去的3个月里,因只公布检测结果,对涉事企业“秘而不宣”,广东当地的相关监管部门遭遇到来自多方的质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广受质疑的不仅是监管部门对信息的公布程序,多位受访的粮食领域专业人士还将矛头指向了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漏洞。在“镉大米”出现之前,粮食收购部门对大米的检测仅限于水分、杂质,从来没有检测过镉等重金属含量。

迟来的“镉大米”名单

根据广东食安办最新公布的该省21个地市大米镉含量抽检数据,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梅州、中山、清远、江门、肇庆、东莞11市抽检的2566批大米中,130个批次不合格。其中广州以73个、清远以19个批次不合格,排名前两位。

从上述“镉大米”的产地看,有来自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多地,具体涉及到的企业包括中央储备粮库湘潭直属库授权湘潭市板塘粮油仓库、湖南省攸县大同桥大板米厂、广东金稻米业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区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广西省贵港市港南区永喜大米加工厂、江西鹰潭市永华米业有限公司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这些不合格企业名单中,镉超标最严重的是由清远市清城区石角粮食管理所粮食加工厂生产的连州油粘米,超标将近6倍,每公斤达含镉量达1.12毫克(标准值为不超过0.2毫克。)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