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县把开展早稻集中育秧工作作为加快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及早部署,稳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示范规模明显增加。早稻集中育秧在全县20个乡镇全面铺开,全县共完成早稻集中育秧总面积11716亩,抛栽大田240069亩,分别比2012年增加3834亩、102069亩。
二是扩面效果稳定显现。集中育秧促进了早稻扩面,全县早稻栽插面积共计54.5万亩,比去年增加0.3万亩,抛秧比例占93%以上,比上年增加8个百分点,集中育秧示范项目区抛秧比例达到95.4%,机插秧比例占4.6%。
三是控制直播成效明显。通过集中育秧示范,全县水稻直播大幅压缩,总面积不到500亩,在上年800亩的基数上减少300亩以上,减少38%。
四是生产方式有效转变。全县1360个集中育秧主体中,培育村组主体1184个,发展种粮大户主体172个,育秧专业户4个,长湖、柏祥、筻口、杨林等4个重点乡镇新建育秧大棚6个,推进了我县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进行集约化、社会化育秧新型生产方式的强势转变。
五是秧苗质量稳步提高。育成后的秧苗普遍长势健壮,成秧率达88%以上,比常年高10%左右。与分散育秧比,每亩用种量增加1公斤(常规)和0.5公斤(杂交)、用盘增加10-15个,抛栽到大田的基本蔸和基本苗数得到有效保证,为水稻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组长的水稻集中育秧工作领导小组,各示范乡镇均相应成立专门机构。及时制订工作方案和考核奖励办法,签订责任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共落实“一点两人”462人。采取电视专栏、宣传车、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集中育秧的重要意义。建立规范的集中育秧管理台帐,并逐点、逐户、逐丘核实秧田面积,综合考核奖优罚劣。
来源:湖南农业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