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勾庄边生姜地下交易市场
熟客来了拉了一车生姜就走
最近,“毒”生姜成了热门话题,很多老百姓谈姜色变,好在主管部门发力:几百公斤问题生姜被查获、当场销毁,让人稍稍宽心。
毒生姜是否从此销声匿迹?走上市民餐桌上的姜都是放心可靠的吗?带着这个疑问,近日,本报记者前往杭州勾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一探究竟。
神秘的生姜市场
早上10点,已经过了交易高峰期,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依然一片忙碌。
这里的生姜摊主并不多,转了大半圈,才找到一家生姜大蒜批发网点。
老板姓高,山东人,做了五六年的生姜大蒜生意。
“今天的生姜已经卖完了。”高老板说,最近生姜市场检测很严格,拿货都有点困难。
“每一批生姜都要检测吗?”
“是的,只要进市场的货,每天每批都要检测的,不合格就进不来。”高老板说。
虽然检测费全免,但一来一回,时间耽搁了不说,不合格就要摊主自己承担。所以最近生姜批发价一直下不来,每斤起码2.1元。“这生意越来越难做,一箱(40斤)只赚两块钱。”
“那有没有方便点的,不用检测直接卖,价格便宜点的?”
攀谈了几句,高老板倒也心直口快。“那得在市场外边买,我们不做的。”
外边?这是个什么市场?高老板并没有明确提示,只说就在批发市场附近,杭州很多市场以及周边地区的生姜都来自于此。
循着线人的爆料,记者开始在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寻找这个地下市场。
警惕的生姜贩子
杭州良渚蔬菜批发市场往东五六百米,繁忙的大路旁边有几排醒目的红色房子,不时有小货车进进出出。
这是运河村,有四五排农居房。除了一桌打牌的,小区最醒目的是平地上晾晒的整片亮黄色的生姜。
进门第一家,院子里散落着一大片生姜,虽然经过太阳的烘晒,但是鲜艳的黄色色泽依然可见。旁边的几个大纸箱上印着“昌邑大姜”。
“这生姜咋卖呢?”记者问了几次。
一直没人搭理,抬头看见二楼有个女的探出来看了两眼又缩回去。
紧挨着的第二家,院子门口刚好有一辆厢式货车,门半敞开着,上面有七八箱包装严严实实的纸箱,外包装上两个大字“姜王”。当记者进门问生姜什么价格时,屋内的两个小伙子上下打量了记者一番,连忙摆手摇头,“没有!”
来源:钱江晚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