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小麦收割的时节越来越近了,陈景任种的三分地的小麦和周边地里的小麦没有什么区别,却引来不少附近的农民观看。到底陈景任种麦和其他农民有啥不同?5月21日,记者来到邳州市占城镇陈庄村,看个究竟。
陈景任今年70岁,退休前一直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在他家里,记者看到桌子上堆满了各种科技书籍,墙上贴满了获奖证书。陈景任告诉记者,他先在山东省阳信县科委工作,1993年调到睢宁县原张圩乡任科技助理。退休后回到邳州老家,去年自己用精量播种法,种了三分地小麦,目前长势良好。
什么是精量播种法?陈景任介绍说,就是在小麦播种时,减少种子的用量,一般每亩低于10斤的,算是精量播种,10斤到20斤之间算是半精量播种。就拿这三分地来说,去年秋天只用了3斤小麦种子。
陈庄村5组组长陈大勇证实说,陈景任的三分地和他家的地相邻,去年秋播时,一亩地用机子播种要40斤左右,人工播种要50斤左右,而陈景任种三分地,只用一个塑料袋装了3斤种子。
陈景任推广精量播种法,已经有年头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他带着阳信县种植大户到邹平县学习,看到那里的农民每亩播种一般在8到10斤,并且产量还高,就回到阳信县推广。1990年,他还写了一篇文章在《阳信科技》杂志上发表,题目是“播种八斤半,产量八百八”,介绍了该县银高乡西姚村村主任姚秀中,采用精量播种法,用种少产量高的事。
记者来到陈景任的麦地旁,乍一看和周围的麦地没有多大区别,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他的麦地比旁边的要稀疏一些,可麦穗和麦粒都要大一些。记者随手查了一株麦子,有49个穗,每穗60粒。旁边地里的一株麦子是14穗,每穗42粒,并且麦粒也小。
陈景任说,精量播种法,有利于小麦充分吸收光照、水分,空气流通好,光合作用强。尤其是小麦分蘖明显好于其他小麦,每亩穗数可能比其他小麦少一些,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则要好得多。
陈景任在徐州市,也有推广精量播种法的经验。1993年,陈景任在睢宁县原张圩乡推广时,每亩只用种子10到20斤。其中,张圩村村民张景华,每亩下种13斤,3亩地共收了2850斤小麦,亩产达到950斤,每亩增产440斤。
来源:徐州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